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听听吕梁“前辈们”的中考故事

  • 希溪
楼主回复
  • 阅读:7912
  • 回复:0
  • 发表于:2017/6/23 17:00:55
  • 来自:山西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吕梁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三十年前的中考与现在不同,它可以分为三类:除了有重点高中与普通高中之分外,还多了一个小中专。那时候考上了中专,农村户口就可以转为城镇户口,吃上国家统一分配的粮油,而且有一个稳定的工作。而这,对于在那个经济刚刚起步的年代的农民子弟来说,考上中专意味着改变一生的命运。

几经辗转,记者联系到了通过从这场富有时代特征的考试改变命运的70后典型王艳军。王艳军目前是一名公务员,是一名凭自己努力奋斗在城市站稳脚跟的“老中专”。说起中考,王艳军的第一感触是:我们那时候的中专生比现在的大学生还要牛啊!那时候我们班成绩好的都上中专,不光可以转为城市户口,每个月还有几十块钱的补助,毕业之后还包分配,而且都是国家干部,十七八岁就可以参加工作挣钱贴补家用,对于我们这些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那个时候能考上中专就意味着“鲤鱼跃龙门”。

“到现在我依然能够清晰地回想起1987年的那个夏天。”王艳军娓娓诉说着他的中考故事:我的老家是在柳林县薛村镇王家山,记得我当时就读于我们镇上的初中,只有一个毕业班,大约30来人。而中考是在县城进行,当时候的赶考,是寒酸的。由于路途较远,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天稍一放亮我们就赶路了。骑着自行车,浩浩荡荡。一路上,班主任不时的提醒着、叮嘱着我们考试中注意的事项等问题。当时,挎包里除了考试必带的物品外,每人还带着午饭。到现在我还记得,那天,母亲专门起早为我蒸的白面馍,和平日都舍不得吃的鸡蛋。

现在回想起来,整个中考的过程是懵懂的、新鲜的。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我,看惯了土屋农舍,用惯了简陋的教室和参差不齐的课桌,当走进当时的柳林一中后,看到的是宽大的院落,整齐的校舍,还有用砖块铺就的球场。走在校园里就像刘姥姥走进大观园。当时的我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考上中专,离开农村。

很快,成绩便出来了,我如愿以偿,以全镇第一的成绩考取了省财贸学校,成为了村里第一个通过读书走出大山的人、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几十年的父母和亲戚都非常高兴。“当时的我,有一种所有心愿都实现的感觉,那种喜悦,我至今难忘。”王艳军回忆到,“过来人都知道,中专二字对于那个时代一个农家子弟的意义,我通过自己的努力,顺利通过了中考这个人生的大考,完成了人生的一次飞跃,改变了自己和家庭的命运,成为‘吃皇粮’的人当中的一员。”

时光荏苒,随着时代的进步,如今,虽然“中专”当年的风光已不复存在,而我,已从当年风华正茂的倜傥少年走到青丝渐白发的不惑之年,回首当初的选择,依然感慨万千。生活的现实没有给予我们这些中专生更多的选择机会;或有几分欣慰,没有考上中专,也许就没有了今天稳定安逸的生活;或有几分失落,也许一个选择的背后意味着失去了一个更大的人生舞台;或有几分执著,既然是自己选择的路,就一定要走下去,无论面对多少艰辛,无怨无悔。

梦想与感恩同行



□实习记者刘小宇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中考,这个曾使许多人或悲或喜、或哭或笑的考试制度,已经在我国延续了三十多年了。作为一种选拔考试,它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社会的进步,都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这个牵动过千家万户的考试,给我们的青春留下了太多的回忆。

中考前,吕梁市实验中学已然沉浸在一片紧张有序的备考氛围中,在此,记者见到了初三老师赵娜娜,一位年轻靓丽的“80后”班主任,在她的身上仍然洋溢着青春的气息,与她身边的校园相得益彰。时光荏苒,曾经的学子成为今日的“园丁”,在学生时代,她经历过自己的中考;如今作为教师,她即将带着自己的学生拼搏中考,同样作为中考的参与者,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角色,她对中考有什么别样的体会?

“第一次当班主任,今年的中考对我而言,意义非凡。在我中考的时候,没有想到自己在多年以后会重新接触中考”,在谈及中考的话题,赵老师由衷的感叹道:“我感觉要比自己考试更紧张,教师的身份让我有了更多的责任感,也让我对自己的要求更严格”。汗水浇筑的胜利之花格外绚丽,回忆起自己的初中时代和中考经历,赵老师最大的感触便是自己对学习目标的坚持,“目标明确,梦想清晰,我们读初中的时候,教育资源还没有现在这么丰富,选择的余地并不多,我当时在贺昌中学读书,那是当时贺中唯一的一届初中,当时我对学校的高中部比较了解,也特别向往,因为那里是英才聚集的‘圣地’,教学成绩在全市名列前茅,是当时最好的高中。目标已经明确,唯有奋力前行,虽然很多记忆已经模糊,但是当时心无旁骛努力坚持的感觉永远都在,至今感谢自己曾经即便再辛苦也从没放弃的每一点坚持,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赵老师脸上露出了笑意,眼神里充满着坚定。

除了自己的梦想,家人和老师的默默支持也是她奋力前行的动力,“父母在我备考的过程中给了我很大的支持,他们三年如一日的为我做好生活中的保障,排除一切影响学习的因素,父母除了默默的为我做好后勤保障,也耐心地帮我分析学习当中遇到的疑惑、排解情绪。考试当天父母一直安慰我不要紧张,但我却清楚他们在我身上付出过的汗水、寄托下的希望,我知道他们很焦虑又怕影响我的情绪,还有我们凝心聚力的付出有了满意的结果,拿到录取通知书后,父母如释重负的笑容就是我最开心的收获。”提到家人的支持,温情在赵老师的眼神和唇间流露着,那是一家人凝心聚力培育出来的喜悦之花。

在教学中,赵老师除了呕心沥血的传授课堂知识外,也会教孩子们感恩父母感恩老师,希望他们带着梦想与感恩的心去拼搏。今年的中考赵老师希望所有的学子在这次中考中能调整好心态,注意餐饮和休息,保证正常发挥,取得让自己满意的成绩,顺利越过人生第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励志路上不言弃



□实习记者王卫斌

“中考为我们农家子弟带来了出人头地的机会,通过中考我的孩子升入省中专,农户转为非农户,走出了大山,吃上了财政饭,改变了我们农家子弟的命运,摘掉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穷帽子。”七十多岁的农民张大爷深情地向记者倾诉了他孩子当年参加中考的情况。

张大爷祖籍是临县一个偏远的山村,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据张大爷回忆,他儿子是在1983年参加中考。之前,招考学生、工人等都是靠推荐,普通农民的孩子想改变命运很难。张大爷与许多农民一样,由于看不到农家子弟出人头地的希望,打算让孩子们读完小学,等年龄稍大一些就跟着做农活。他经常让大儿子停课跟着他去地里干农活。有时他竟不顾老师上课,直接推开教室门叫上儿子去地里干活,老师们多次劝他别因为眼前的农活耽误孩子的前程,他当即反驳说农家子弟能有什么前程,会写自己的名字就行了。因为旷课儿子没少挨老师的批评,有一次老师直接撵他的儿子拿上书包干脆回家种地去。张大爷说着,眼眶有点湿了。“但孩子坚持要读书,老师深受感动让儿子留在了学校”。

让老张不可思议的是,小学毕业时,儿子竟以全公社(现在的乡镇)第四名的好成绩考上了乡镇初中。由于需要在离家十多里的学校住校,张大爷担心儿子帮家里干农活的时间会减少,无论如何不同意儿子继续读书了,全家吵闹了一番后,年仅13岁的儿子倔强地自己背着单薄的被褥跟着本村其他几位同学及家长踏上了去往学校的路,走出大约半个小时后,张大爷在老伴和邻居的劝说下急急忙忙赶着去送儿子上学了。初中三年期间,张大爷每天估量着儿子放学回家的时间安排农活,儿子回家的时间到了,他就会把农具带到儿子回家必经的田间地头,让儿子帮着干农活。同时常常让儿子推迟半天到一天的到校时间,帮着干完紧要的农活再去学校。乡亲们及儿子的班主任老师多次劝他不要耽误孩子的课程,孩子靠读书改变命运很有希望。张大爷擦了一下湿润的眼睛,说自己当时就是思想转不过弯来。直到中考成绩揭晓后,学校老师把省建筑学校的录取通知书送到他家时,张大爷高兴的哭了,为招待送喜讯的老师忙的不亦乐乎。儿子学校毕业后,进入了政府机关成了一名国家干部。从此,张大爷对读书考学可以改变农家子弟命运坚信不疑。小女儿读初二年级时,有一段时间产生了退学的念头,张大爷在自己动员女儿坚持上学的同时,还请老师帮助做女儿的思想工作,后来女儿中考考上了师范学校,毕业后成了一名教师。张大爷满怀深情地说,正是中考改变了他们农家子弟的命运,阻断了他家里贫困的代际传递。

古人云“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张大爷的孩子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克服重重困难,改变了命运,无疑是幸运的。如今中考或许早已经不足以一考定终身,但不容否认的是中考对于教育扶贫拔穷根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全社会应当周密规划好中考,让中考架起群众脱贫的桥梁,而不至于成为贫困群众的“一把辛酸泪”。

难忘那个夏天



□实习记者王洋

有多少往事可以重来,回忆却在不经

意间揭开了许多人当年的伤疤。一眼望去一个偏瘦,戴着一副眼镜看上去有几分文雅的小伙向记者走来,他正是驻吕梁摩叮烘焙店老板——高超。当记者问及中考对于他自己的人生经历中有何感想时,高超的表情稍显凝重,娴熟的从兜里抽出一支烟点着并叹着气这才打开了话匣子。

三年时光转瞬而逝,又到了每年中考的日子,那天高超的父亲开车把他送到考场,刚到考场外,心里就莫名的紧张,生怕自己考不好以后上学怎么办,带着这样那样的疑虑高超还是坚持考完。他说:“考完试等待成绩揭晓的那段日子是最煎熬的时刻,总有一种度日如年的感觉。”终于等到成绩出来了,结果考试成绩差了二十分,没有考上。当时眼泪瞬间夺眶而出,他不想让父母看到自己伤心的样子,自己偷偷跑到市区东川河附近,邻家小妹和他也是一个学校,同样落榜了,却在旁边一直安慰他。由于中考成绩不是很理想,他的父母也很焦急,通过想方设法最终就在吕梁实验中学开始了他的高中之旅。

好景不长,刚读完上半学期放假回家,他妈妈说父亲在宁夏和朋友一起做工程,生意上发生了重大的变故,导致背负巨资债务,现在家里所有财产都用来还债了。高超回忆当时和父母谈话的场景言语沉重的说:“我当时感觉自己的精神会崩溃,本来家里好好的,怎么会变成这样,就如同晴天霹雳般。而且我那会整个假期都呆在家里,不想出门,同学们有的旅游,有的每天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玩,而我每天最多听到的就是爸爸在接催债人的电话,再宽限几天,再等几天……”。快开学的前几天晚上他清晰的听到父母每天都在商量着给他筹借学费的事情,当时学费不贵1700元,家庭的负担已经严重影响到了高超能否继续上学的地步。当他想起以前衣食无忧的生活和现在负债累累的日子时,这种落差感又一次让他痛哭起来。从那一刻他下定决心,要打工赚钱,替父母分担压力。

在父母的强烈反对下,高超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辍学。从那时起每天都在不断奔波,做过拉煤车小工,大街上卖过炮仗等,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赚了一些辛苦钱,用积攒下来的钱从姐夫的手中接过卖卫浴的门店,虽然帮父母还清了债务,但卫浴门店的生意却越来越不景气。半年后,他出去考察项目,发现网上的店铺和快递是目前炙手可热的行业,值得去投资一把,就这样他代理了七里滩附近这块韵达快递的项目,同时在淘宝网上开设了自己的吕梁特产店铺。“生意不好时几乎就是在办公室看着店里的订单什么时候可以弹出来,生意好的时候,每天包裹快递都要忙到凌晨一点左右,做什么都不好做,太累了。”高超感慨道。做快递一年半后,他还是觉得每天就是无休止的忙碌,再加上妻子怀孕,根本无暇顾及家里,有时回到家中妻子都会发一些牢骚。在经过几个月的考察后,高超把韵达快递以每年不低于3万元的价格承包给了别人,又在离石区城东小学对面开了一家摩叮烘焙店。说起烘焙店,高超嘴角露出了喜悦,他说:“现在孩子们都喜欢吃多种多样的蛋糕、甜点、面包啥的,正好我这店在学校对面,这路子算走对了。”

那一年,我中考



口实习记者辛刘宇

一转眼,又到中考了。强女士回忆,自己当时是从吕梁职业学校毕业的,那时的中考也要填志愿,考试科目有很多,和现在相差无几,录取时按平均分计算。那会儿,一来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对初、中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很重视,二来是觉得学会一门手艺,就是一辈子吃饭的门路,所以在填志愿的时候,只想着填技工学校,成为一个有技术的工人。

在那个年代,工人阶级可是响当当的典范,给强女士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工人发明家倪志福,勤于思考,潜心发明创造,发明的钻头至今仍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他不仅是新中国第一代全国劳动模范,也是中国第一位拥有发明专利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大庆铁人”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打第二口井时突然发生井喷,王进喜不顾腿伤,带头跳进泥浆池里,用身体制服了井喷。王进喜全心全力为祖国开采石油的先进事迹在全国影响很大,时时激励着人们要做一个王进喜那样的工人。

有口皆碑的第一代全国劳动模范,带动了全体劳动者共同进步。“高炉战士”孟泰、“两弹元勋”邓稼先、“宁肯一人脏、换来万人净”的时传祥……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工人阶级的生产积极性和热情。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更是涌现出一批家喻户晓的劳模“明星”。从“蓝领专家”孔祥瑞、“金牌工人”窦铁成,到“马班邮路”王顺友、“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他们带动群众锐意进取、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潮中,为国家和人民建立了杰出功勋。

在这些工人阶级先进典型的鼓舞下,强女士连填了几个技工学校。经过紧张的中考,成绩出来了,强女士如愿以偿的被当时的离石县高级职业中学录取,从而结束了愉快而充实的初中生活。

强女士陪伴了她的孩子大大小小每一场考试,她说,以前没有想过考试对自己以后将会有多么大的影响,一切都是那么简单平淡。陪着孩子考试,我才真的感觉到现在的竞争激烈。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平常心对待,停顿了一下,强女士笑着说,当然我也希望那些考试的孩子们都能有一个满意的结果。

青春记忆



□本报记者冯凯治

“每个人的记忆中都珍藏着几件让自己终生难忘的事。这些事无论当时是成是败,是得是失,是喜是悲,都在岁月的磨洗中沉淀成一笔财富,酝酿成一种幸福,正如我的中考。”起初并不想接受采访的李婕回想起自己中考,既无奈又满怀欣喜地和记者倾诉着。

能有机会参加中考,对我来说历经坎坷。初二那年,青春叛逆的我背着书包在外待了两天后,被父母找回家。被父母娇惯后对学校生活的难以忍受,年少轻狂的我总认为条条大路通罗马,行行事业有状元,我会以别的方式来成就自己的人生价值。后来我去太原一家饭店打工,这一切,就在打工期间突然有了一种乞讨生活的恐惧,现实远没有那么简单,第二年开学时,我乖乖地给父母低头认错,重新回到了学校。

回归学校的我依然下课第一个出教室,上课最后一个进教室,成绩名列班里中等水平,可初三时,面对众多复习两年甚至三年的同学,突然被环境影响,压力倍增,每天熬夜到十一点多还在补课看书。

中考成绩出来了,考试成绩不太理想,父母知道成绩后也并没有责怪我,而是想方设法的和青春叛逆期的我谈心,问我内心深处到底喜欢什么,我卷缩在沙发一角一言不发,任凭母亲的眼泪在眼里打转,我到现在都历历在目。就在中考后的某一天,我和父亲说想去当一名护士,父亲的喜悦溢于言表,后来我感受到,为人父母,不一定必须要我们成龙、成凤,用心去做我们喜欢做的事情,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条路,他们的内心也会欣喜不已。

在卫校就读护理专业三年,李婕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一直担任生活、组织委员,不仅学到了丰富的医学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术,也培养了李婕各方面的综合能力。现在的她已经走上护士岗位有五年之久,她自信的告诉记者,做一个白衣天使是儿时的梦想,现在自己学会了怎样去做一个优秀的护理人员,去服务每一位患者。

经历了挫折,才能成熟,才能更懂得珍惜。每每想起那一年我的中考,心里都充满了感恩。感谢我的父母,感谢我的老师,感谢那些帮助过我的亲朋好友们!

也许正是这种感恩滋润着李婕的成长,让她的记忆永不褪色。

努力总会成功



□实习记者任静静

“那会我还小呢!在那个年龄,那个年代,‘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体现在日常中,大家都在努力学习,我也希望将来能够继续上学,不会一辈子都在村里,走一条和父母不同的路”。石楼县环保局刘计生讲到自己中考那个经历,脸上露出了一种恍如隔世的笑容,时间一晃过去二十多年了,大多事情都遗忘在时间长河中,但有些事有些人总是会想起,回忆中,父母的话语尤在耳中,那个时候的记忆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简单又快乐,说起那一年的中考,刘计生有太多的回忆。

刘计生说道,那会在石楼一个镇上的初中上学,家里离学校有30里地,上初三时星期天都在补课,村里有4个同学是一个学校的,平时上学他们都有自行车,我家里条件不好,自己自尊心又比较强,大多数时候就是自己走着去学校,30里路到现在想想都觉得那会很厉害,因为在家时还要干活,平常学习就一点都不想放松,不愿意浪费时间,就想着我将来的生活一定要有改变,不能再继续重复父母的生活。不喜欢学习的同学,临近中考时大多就都逃课了,还在学习的同学,老师管理的就越严格,还记得有同学连考试都没有考,我在考完后都没有任何感觉,就是松了一口气,然后忘了!在中考考完后,一个班60多个学生有一半能继续上学就很不错了,我同村的那几个同学,他们大多回家放羊或者学砖瓦活,一直到现在生活都没有变过,而我虽然没有考上理想中的中专或者师范,只能继续上高中,但之后我考上了大学,生活有了改变。

“现在回想起来,我还和我的孩子讲,那会的中考很重要,考上中专或者师范就会分配工作,有一份铁饭碗,而我能在中考过后继续上高中,就显得十分幸运,最后还考了一个好大学,考上公务员。我常常想努力了总是不一样,就像现在我的孩子上学也能有一个好的条件。”刘计生满脸笑容的说道,“我的父母教给我‘不管有没有那个条件,想要办的事就一定要办’,这就体现在坚持上,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比较受宠,上学时,干活大多数都是轻省的活,我那时候想的也简单,就是要改变生活,唯一羡慕别人吃的比自己好,记忆特别深的是上学时经常吃不饱饭,就几个人常常去蹭别人家的宴席”。刘计生回忆道。

现在的生活条件好,学校教育水平也好,上学也不像想象中那么难,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也有太多的办法能解决,我们总是要有信心,相信努力总会成功。

吕梁日报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